2)第五百七十一章 深入敌后 9_倾城剑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此地距离东受降城很近,援兵,尤其是骑兵半天即可抵达,因此王忠嗣果断的认为东受降城不会是进攻目标,在他抵达这里后便赶紧让传令兵骑上了他们最好的大宛马前去给李国仁报信,虽然不知道赶不赶得及,但这样的话起码能够让概率缩减到二分之一,并且东受降城的驻军能够到另外两座受降城去支援。

  虽然他与手下的大将们开了几次会,表示在等待时机,但是仍有不少人主张寻找桑干河的源头直接绕过去,或者架桥通过,固然在渡河时会死一些人,但是唐军的整体战斗力明显要强于对面,而且游牧民族的弓箭杀伤力对明光铠极难有效,渡河根本不怕的,振武军军使郭子仪则献出了另外一个妙计,就是参考了前面一个意见,让滞后没有与他们会合并且在赶来路上的河西军共计六万人,四万骑兵寻桑干河源头绕到对岸,见机行事,两万步兵则赶来会合,这样的话,一旦王忠嗣说的机会到了,对面大乱,那时大部队再强渡桑干河,配合河西骑兵一举将奚契联军击溃,并且在他们这边骑兵的高机动下,应该也不会放跑对面的逃兵。

  本来众将还以为这会是一场在草原打响的极为激烈的骑兵大战,结果没想到竟然会演变成渡河战,虽然说这样造成的伤亡极有可能会小一些,但是这也就意味着能获得功劳的人也会少一些,并且有不少人都是想打大仗的,这样的仗,可不够爽快。

  于是本来密布在关外的战争风暴,就这样的暂时的停歇了数日,让长安内部都在琢磨这王忠嗣到底在想什么,区区的一群蛮夷,竟然还要和他们对峙?

  虽然打仗这种事情按道理应该不关他们文官的事,可偏偏有人爱管闲事弹劾王忠嗣是佣兵自重,手握二十余万大军却迟迟不肯开打,他是何居心?

  要不是王忠嗣自小在宫中长大,对他李隆基忠心耿耿,他恐怕也会生疑了,不过在这种时候他还不似后期那么昏庸,对亲王和边将虽然有戒心,但还没有后来的那么严重。尤其他在接到了潜伏在朔方军内部的亲信发回的密报,说河西军不知所踪,不仅耽误军情不说,现在更是失去了联系,只有高层军官才知道他们去哪里了。

  他仔细一想,便明白了王忠嗣的意图,他极有可能安排河西军往其他地方去了,就连他的情报人员都不知道去向,那么就算契丹人安插了奸细在军中,也不可能知道王忠嗣的计划,妙极,妙极。

  虽然他对于这所谓的奚契联军也挺看不起的,但那毕竟有二十万人,如果王忠嗣能够一战击溃他们,他会考虑让他再兼任一镇的节度使,现在的这些个家伙竟然敢无视他的旨意,纷纷拖延出兵时间,是时候该收拾收拾他们了。

  只不过刚刚改年天宝半个月就更换节度使好像不太合适,不如等这次会战结束了再一起结算吧。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