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四十四章 文化交流团_娱乐之超级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型机已经被封存,再也没有起飞过。在世人眼中,YF-23注定将成为一段历史,

  但卫雄却看中了YF-23。

  在苏联解体前,

  银河宇航获得了米格设计局为与美国竞争第四代战斗机而引发的米格的大部分资料。

  苏联解体后,

  银河宇航在研制和改进F-21(苏-27)的同时,也正式立项研制第四代重型隐身战斗机F-31。

  目前该项目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开,

  但曾向Z国军方展示,

  Z国军方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如果F-31能够成功,将让中国空军一跃与美国相提并论,

  这样的诱惑不可谓不大。

  但由于资金有限,

  军方并没有对项目进行注资,只是表达了采购意向,目前空军的主要任务的更新现役的二代机。

  截止去年年底,

  空军装备的F-21数量已经超过200架,而且去年年中银河宇航就与沈飞达成了正式协议,

  沈飞将根据许可证生产F-21,

  生产线已组装完毕,

  首架F-21将于今年六月中旬下线。

  而银河宇航则将专司生产F-21的最新型号:F-21B(以对地对海攻击为主,兼顾空中格斗)。

  此外,J-10于今年二月首飞了。

  这是由成飞研制的一种单座、单发、中型、多功能、超音速的第三代全天候空中优势战斗机。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在J-7和J-8系列战斗机陆续开始研制装备时,空军自知这些国产版米格-21或改型的性能,

  更知道他们不足以满足新世纪的国防要求,

  因此力图发展一种能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看齐的先进战斗机,于是有了著名的J-9项目。

  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界的一次大胆尝试。

  J-9具有鸭翼、大三角翼等多个突破性设计方案,设计思想上接近世界第三代战斗机的水平的,

  如果能够成功,

  将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次巨大飞跃。

  然而该型号的指标设置得过高,脱离国内科研生产实力的实际水平。特别是配套的涡扇发动机——

  涡扇-6发动机。

  该型发动机经过20多年的艰难曲折的研制道路,

  花费了1亿多元的研制费,,虽然已于1982年通过地面台架24小时的飞行前合格试验,

  但终因研制周期拖得太长,

  技术性能指标显得落后,飞机型号下马失去使用对象,而形成“停止投资,总结经验”的历史结局。

  J-9下马了,但军队的现实需求仍然存在

  于是1984年J-10正式立项,

  成飞在具体方案研究上,确立了符合世界第三代战斗机潮流的整体设计思想和气动布局,

  同时充分运用国内前期预研攻关和大量的技术储备,

  推行符合世界潮流的设计思想和和技术管理方法,制定了全机各系统自上而下进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