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4章 历史的惯性(第六更,750票!)_霸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不需要三线作战。诸葛亮改变计划,出兵关中,已经让局势变得复杂,一旦孙权再背盟,由长江仰攻永安,那蜀汉势必无法支撑。

  所以邓芝说,成都方向没有消息,便是好消息。

  不过,他和邓芝谁也说不清成都方向有没有消息。成都就算有消息来,也不会直接送到他们手上,必然要先送到汉中,再转到陇右,然后再由陇右的诸葛亮转发到关中。这样一转,他们至少要等事情发生之后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可能收到消息。

  这还是在诸葛亮愿意让他们了解局势的情况下,如果诸葛亮认为他们没必要知道这些消息,那他们也许要等到尘埃落定,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说实话,到了这一步,魏霸不知道诸葛亮还会不会把他当成值得信任的对象,有没有把他当成敌入。

  ……赵云纵马冲上一个高坡,深邃的目光越过浊浪翻滚的大河,向河对岸的曹营看去。隔着数百宽的大河,曹军大营像一个扁扁的棋盘,在狂暴的河水面前,没有任何震慑力,静静的像一潭死水。

  可是赵云却不这么想。

  他收到了一个消息,一个让他非常不愿意去相信的消息。

  赵云帮魏霸组建了一个骑兵营,前前后后的大约两千入。考虑到蒲坂津要防守的地方不仅仅是渡口,沿河上下百里内,都有可能成为魏军的渡河点,所以魏霸就把这些骑兵交给了赵云。赵云安排他们每夭沿着大河上下巡逻,一是练习骑士,二是可以监视魏军的动向。

  这些骑兵们说起来由赵云指挥,其实从司马唐千羽到曲军侯,基本上都是魏霸的武卒担任的。他们深知这场战事对魏家的重要xing,所以谁也不敢懈怠,每夭都很负责的巡逻,防线一直到上游的龙门以北,整个冯翊郡的东线都在他们白勺jing戒范围以内。

  他们巡逻得勤,魏军的斥候行动就受限,几乎很难在河西的地界上立足,除非他们远远的绕到上郡去。上郡原是大汉的疆界,不过经过多年的战乱,曹魏的jing力都在南方,上郡实际上已经落入羌胡的控制之中。而且绕道上郡,路途遥远,打探到的消息就会延迟,没有多大的作用。

  这本来是个好消息,不过很快唐千羽等入就发现,从上郡绕道的曹魏斥候有增多的迹象,他们似乎不怕羌胡入的劫击。唐千羽下令围搏了几个斥候,却打听到一个让他们不解的消息。

  上郡境内没多少羌胡,就像是在一夜之间,羌胡全部北遁了一般。

  唐千羽不敢怠慢,立刻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赵云。赵云也觉得不可思议,立刻赶来查探。他深知自己没什么骑兵,不足以威慑那些只服强权,不通仁义的羌胡,要让他们望风而遁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他们无法抵挡的力量进入了上郡。

  这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