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章 大明斩首榜_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消耗,可几千营兵的规模,咬咬牙还是能撑得住。

  更何况辽海即将恢复通航,自山东登莱等地转运的粮食,可以直接用大船运送到三岔河、双台子河入海口附近,再用小船转运到军营里。

  明军的后勤压力会进一步减弱。

  众将领聚在一起,大致听主帅安排了攻打村堡的布阵。

  自宁远调过来的周遇吉也参与了这次攻堡行动。

  这是个眼窝较深、颧骨很宽的年轻将领,他是锦州人,天启二年广宁失陷时,带着全家逃往关内,后经招募进入京营,又被派到关外充作援辽客军。

  “李帅,如此行事,会不会招致大量鞑子汇聚过来?”

  周遇吉第一次跟着锦州总兵出征,心里总是有点不踏实。

  毕竟三岔河以东是鞑子窝,正常明军都对这里有一种莫名的害怕,仿佛一转头,就有一支建奴重箭射中自己。

  “周老兄呐,你就放心好了,我干爹是生怕鞑子不过来。西岸那边的两黄旗鞑子,见了干爹比老鼠见了猫还溜得快。”

  自以为见过世面的吴三桂开解这位老乡。

  李昊乐呵呵一笑,要是真按周遇吉设想的那样,今天这趟就算没白跑。

  四百多双马家丁赶路还是比较快的,路上花的时间倒比攻打两座村堡少一些。

  因为有完整的补给线拉到了三岔河以西,锦州总兵对投降鞑子的处理也就精细了许多。

  剃头汉民、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全都带回锦右等地,也按八旗的庄园制安排,负责产出战马所需的豆料。

  建州女真还是按车轮测量,量完斩杀。

  当然,为了快速使八旗内部离心,李昊当着数名被俘虏的镶白旗正身旗丁、野人女真兵做了这些事情,然后放他们离开。

  努尔哈赤治下的后金,正身旗丁、包衣奴才、被抓来的索伦兵之间矛盾还是挺大的。

  那些随军出征的包衣奴才也叫台尼堪,意思是从奴隶被抬了一下,地位比刚抓来一两年的索伦兵还要高。

  种地的包衣奴才叫阿哈,真正享受了奴隶待遇,是可以在旗内当牲口买卖的。

  这支明军在第二处被攻破的东昌堡等了等来援的镶白旗巡逻骑兵,没想到等到了七八十名披甲鞑子,可他们根本不凑到跟前来。

  让投降之人拖家带口往三岔河赶路后,李昊率部尝试追赶这股鞑子。

  毕竟蚊子再小也是肉,一天多砍几十个披甲鞑子,三个月就能多砍一两个旗。

  但这群镶白旗旗丁明显不敢和明军接触,一直保持着三到五里的距离,礼送劫掠了两个大村堡的明军到了河边。

  等着划船营兵将今天所得全部运回去的空闲时间里,李昊忽然灵机一动。

  “你们谁雕刻手艺好?给鞑子们刻一个免送的字牌?要是还有时间,再将老奴卖沟子的画像也刻上去,留给这群鞑子瞧瞧。”

  吴三桂抢下了这活,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