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章 提防_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种年轻将领基本上都和四贝勒关系不错,他猛地一点头,才转身离开。

  打发走了图赖,扬古里开始一连串的军事调动。

  在他的安排下,有五个满额牛录被布置在凤凰城一周,和城内守军遥相呼应,以防这伙明军绕开坚城,北上直取沈阳那一片。

  扬古里自己则带兵往东北方向进发,经清河堡、鸦鹘关直奔赫图阿拉。

  “但愿能来得及!”

  他只能寄希望于李昊所部不熟悉路,行军没那么快。

  ……

  因为有女真兵带路,被扬古里惦记的这伙明军其实推进的还要顺利一些。

  “到底需要狗腿子带路。”

  望着出现在眼前的建州卫城,李昊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气。

  又是可以大砍的一个下午!

  这建州卫有两层城墙,外城一面约两里长,内城一面约一里长,与洪武皇帝制定的标准不相符合。

  按规矩,这种卫城最多也就建到单面城墙一里半长。

  “苟全忠,你带着二十个女真兵去骗城门。就说是济尔哈朗贝勒的命令,有明兵出没,派你们来协防。”

  赫图阿拉的满语意思为横岗,可翻译成平顶的山岗。此城三面环水,依山而建,所处的山岗又南高北低,完全称得上易守难攻。

  可惜三面的水都被冻严实了,从哪一面都能发起进攻。

  他们此刻正躲在南边的一片树林子里,就李将军自己的观察,这城内应该有三到五百名披甲鞑子,民户、匠户什么的也有一些,但不多。

  “将军,不如咱一起去。将军所穿的札甲本就是鞑子护军巴牙喇的甲胄,只要不说话,他们瞧不出来咱和鞑子的区别。”

  这话说的也在理。

  这伙明军中,除了几个从宁远城带出来的猛将悍卒还穿着明军的布面甲外,剩下的要么是后金护军的札甲,要么直接就是八旗的布面甲。

  从复州城这一路杀来,这伙明军用了几次装成八旗巡逻旗丁再靠近村堡和鞑子军队的方法。

  屡试不爽。

  原因很简单,八旗落后的通讯方式还不足以让底层旗丁和旗人了解到有一伙明军正在他们地盘上烧杀抢掠,即使是镶蓝旗巡逻旗丁,防备的敌人也只有东江兵。

  而东江兵的特征很明显,身上基本上全是山东等地新建造的红色布面甲,部分将领的甲胄上还绣有四爪团龙纹,称之为龙纹甲。

  后金民力不足,能有甲胄穿就很不错了,布面甲上基本不绣花纹,且头和脖颈处往往有大量的毛皮装饰。

  “也对,那我就不带斧了,只用重刀。开了城门,你们就跟着我冲杀。还和之前一样,我不在便由曹文诏将军指挥,城门一开,你们就准备抢占南门,其余三门不用管,不投降之人无论汉鞑,当场格杀!”

  李昊叮嘱了一顿后,便混在女真兵中,由苟全忠和名为巴鲁的野人女真兵率队前进。

  为了真实一点,他们牵着战马并带上了十几匹驮马。

  刚出树林,南门守军便发现了忽然出现的旗丁,他们把城门开了条缝,派出一骑前来查验。

  李将军便催促这队女真兵快速前进,双方在距城百步左右相遇。

  “阿浑,我们是济尔哈朗贝勒的旗丁,奉命前来驻守赫图阿拉。”

  这查验的骑兵疑似是个拔什库,他狐疑地盯着身形明显高出其他女真兵的李昊,用满语问巴鲁道:“这是蒙古人?”

  “是,是。”巴鲁只敢说这两句,怕说多了露馅。

  李昊适时答了一句:“比巴拉你爷爷!”

  当然,这个“你爷爷”音调变了下,免得被他听出汉话的感觉来。

  这拔什库虽然感觉不对劲,但有些部落的蒙古语他也不太懂,来人大部分又是索伦兵,此地又是后金腹地,当年都没明军攻到这城下,也就没多想。

  于是他带着这队兵前往南门。

  门开了一扇后,李昊再无掩饰,喝道:“我确实是你爷爷!”

  说罢,一刀砍死了这个拔什库,大战一触即发。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