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章 魏厂公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_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见识浅薄,因为一百颗真鞑首级实在是太惊人了。

  大明官场的规矩,斩首一百以上才能报大捷,一个人就砍了过百之数,报给关内的那些官啊、将啊,人家只当你写错了数字。

  或许唯有那些秦淮河畔的小说家会在听到这个消息时就选择相信,然后编个天上神仙下凡的故事来,写进《辽海丹忠录》里,哄的南边的百姓仍旧以为是太平时节。

  百姓们得到了心理慰籍,小说家们挣到了那几文书页子钱。

  ……

  与朱梅等人一起的李昊来的有点迟,因为收拾鞑子首级就花了不少的时间。

  “朱帅、李将军、邓将军、陈将军,请去一进堂屋,刘公公、袁兵宪、满镇并诸位将军,可都等着您几位爷。”一名杂役早就在道厅衙门大门口等着,专门请迟到的几位将军进去。

  李昊等人翻身下马,朱梅适时地招呼了身后的家丁。

  “儿郎们,将咱们今天的斩获全都搬进去,让里面的这群同僚见识见识李将军的威风,让他们看看我辽东将门的好汉是什么样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都带了点哭腔,辽事败坏后,辽东人没了家乡,朱梅这些辽将经常被其他贯籍的将领看轻。

  朱梅也不好反驳,他虽然是前屯人,可老爹当时镇守广宁,实际在广宁长大。

  收复不了家乡,腰杆子就挺不起来。

  今儿李昊恶战一场,又是辽西本地人,总算是让朱梅心中积攒的那股闷愤气儿迸发了出来。

  饶是他四十三四的年纪,都有点把持不住,语气颤抖着,连身子都比往日挺得直。

  众家丁齐声应下,然后每人提拎着三四个鞑子脑袋,跟着将军、千把总们往里面走。

  “可算是来了,咱家倒要看看,这威风八面的李将军到底斩了多少鞑子。”

  刚到厅屋门口,就传来一道尖酸刻薄的声音。

  李昊停住脚步,低声问朱梅:“这是那个太监吧,他怎么想通了,肯跑出来见咱这些武夫?”

  城内有一个解送军器的太监,名为刘应坤,级别还挺高,据说在御马监里能排到第三四位。

  只是这人来的时候正巧鞑子即将南下,这刘太监又怕路上不安全,城内的守军人手都不够,腾不出手送他南下,刘太监一行就只好待在城里面。

  据说这刘应坤觉得宁远城必破无疑,于是派手下宦官霸占了一口城内修的最好看的水井,准备城一破就跳进水井里。

  他当然不是有骨气殉城,而是觉得自己养的细皮嫩肉,被鞑子掳去后屁眼子保不住,与其受辱而死,不如来个痛快。

  前几次的军议,这人本该参加的,但他可能是心死了,整天待在他弄的一处院子里,让人给他唱戏,死前都要享受个够。

  “是他了,李将军以平常心应对即可,这刘应坤是魏厂公的人,对咱辽东武将还不错。”

  因为魏公公不贪辽东军饷,所以在武将里名声不错。

  公公们不喝兵血、贪军饷的原因自然不是他们心善、公忠体国,而是辽饷就经不了他们的手。

  要是能过手辽饷,那公公们一样贪,这群阉人和朝堂上的衮衮猪公算是乌鸦落在黑猪身上,相互瞅着对方黑。

  知道派系后,李昊心里有了底,大踏步走进去。

  朱梅这个副总兵都没敢走在李将军的前头,生怕抢了威风。

  “啧啧啧,不愧是阵斩代善大鞑的人,瞧瞧这身板儿,瞧瞧这刚毅的脸蛋儿,面相真是好极了。你今儿的斩获呢?听人说有上百之数,我倒要看看是不是全是真鞑。”

  厅屋里人挤人,但是很安静,声气儿全都是这太监发出来的。

  袁兵宪一脸微笑,满桂乐得呲牙咧嘴。

  李昊的位次还跟上次一样,他走过去坐下,身后北城墙众将跟着坐下后,提拎着鞑子首级的家丁们鱼贯而入。

  刘应坤还用太监的独特嗓音说着话,但很快就闭了嘴,因为垒起来的鞑子首级都堆成了小山。

  “我滴乖乖啊,魏厂公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随着更多的鞑子首级被家丁们提进来,刘应坤彻底坐不住了,他两步跨到首级堆前,惊得瘫坐在地上。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