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63章 头骨连成串_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负责架桥填河、推送军械。

  以及率先填城头的杂兵,主要是先前俘虏的王澄和那伙泼皮,以及邺城内搜刮而来的罪犯。

  王澄和那伙泼皮运气相当不错,攻邺城时虽然也被逼的爬梯子,但活下来的人超过五成,为首的王澄身中两戟,被捅了两个窟窿眼后躺在城头上装死,居然没被补刀。

  养了快三个月后,这位琅琊王氏族人已和常人无异,能跑步行军了,偏巧晋廷再次大举北上征剿,大将军便特令带上他和幸存下来的那些泼皮,继续让他们爬梯子攻城。

  “陆机就在城内,守军能有两万人,牙门军甲兵大概一万五千,其余五千是从司州各郡征发的民夫,可忽略不计。”

  王弥将麾下骑兵探查到的军情讲给大将军与同袍们听。

  “陆机经营安阳城不到十天,连城池薄弱之处都没来得及包砖,唯独将护城河拓宽加深。此次攻城与之前数次略有不同,先派辅兵、民夫填河,而后众将士逼到城下,派几个百人队架梯子攻城,剩下的将士直接凿开夯土城墙。”

  李昊指着那几段夯土堆砌而成的城墙下令。

  此次大战后,义军最佳的局势便是占据黄河以北的几十座县城,最差形势便是死守邺城,不管局势怎样演变,毁了邺南各县城墙对义军都比较有利。

  李辑、卢嵘等两位主攻的中郎军领命而去,他们负责的城段大致以城楼为界限,一部一半。

  “王弥找几个说话流利的晋兵斥候,派他去南边的荡阴县,告诉司马颖,司马氏藩王人人都在头骨幡上有空位,若他想保住小命,就阉了自个儿率大军来投,我给他一个小黄门当。”

  此时的司马颖必不可能带兵投降义军,李昊这么做只是恶心一下这位成都王。

  王弥领命后也去亲自挑人,这两天他的部下抓了不少安阳县附近的的晋兵斥候。

  大旆旗下的战鼓声快速响起,数千名甲兵蜂拥而至,将较为轻便的盾车推到护城河之前,义军弩手躲在盾车之后向城头射着箭只,以掩护填河的辅兵和从军民夫。

  多次清剿战场后,义军的甲胄已经超过了将士之数,战兵都穿着筩袖铠,或加了披膊的两当铠,辅兵胸前都有札甲片,连填河民夫身上都穿着皮甲、藤甲。

  辅兵的铁甲虽然能把胸前防护的更加严密,但前身重后背轻,倒不如身穿藤甲的民夫干活麻利。

  这些被征发的民夫大多是汲郡士族的荫户,义军控制了邺城附近后,大致将土地清丈一遍,原先军户兵的田地登记在册,把士族田产收了后,以一户五十亩的标准分给了各荫户。

  当然,义军地盘扩张后,各地战兵、守兵家里的田产再次增加,每户按所在各郡情况,所得田产从七十亩到一百亩不等,临阵斩首的奖赏也变为一颗首级二十亩地。

  得到田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