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5章 稳扎稳打_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家一根橄榄枝,“义军暂缺监督工匠修缮、营造铁甲、军械的虞衡司郎中一名,催督各地劳役、修建城池河道等的营缮司郎中一名,就由李辑、李晃二人充任。”

  这些高门士族都有门客、帮闲之类的随从,士族子弟主要由随从、幕僚们帮着拿主意,丢到哪里当官都行。

  上限可能不高,但总比目前义军自己挑出来的管事之人强。

  如李廉这种军户出身之人,就不能放在煤矿监督上,李大将军准备让他分领骑兵,去南边赵国劫掠当地士族人口、存粮。

  就像宇宙大将军之前做的那样。

  “大将军厚恩,我父子结草以报。”

  李楷眼神还如之前那样冷淡无求,但他对两个儿子迁移进乐平郡这事已经放心了。

  招揽李楷父子只是开始,大将军准备拉一批田产荫户都在中下的士族过来。

  “听说老兄尚有三个儿子不准备搬过来,既如此,老兄可在赵国士族里宣扬宣扬义军的政策。赵国多铁矿,我迟早要打过来。提前投奔于我的士族,还能按大户对待。如若被义军攻下来,则没收田地坞堡,元氏县的那帮士族就是先例。”

  晋昌郡原先辖七县,在司马炎司马衷父子手上只剩下三县之地,别的全被拓跋鲜卑占了。

  义军已经打下了这三县,李昊准备掉头往常山郡、赵国打。

  北面实在没有油水,常山、赵国两地地势平坦人口稠密,赵国又有铁矿,打下来后可以快速爆兵。

  李楷恭敬答应下来,赵国士族早就见识到了李大将军的手段,为数不少的高门士族已经在准备搬家到更南边的邺城等地去。

  赵王、成都王等人都想让对方处理义军,并州无力镇压、幽州军已经败了一场,暂时也腾不出更多的兵马来对付明显准备长久盘踞在并冀之间的李氏义军。

  在这种形势之下,冀州各郡各国士族开始兴起远离义军地盘的心思,免得自家坞堡、坞壁被凶名在外的李大将军给盯上了。

  双方商定了李辑李晃两兄弟迁移过来这事,而后李昊提议,义军三首领按同辈与李楷连了宗。

  李楷满口答应,虽然他名义上是太行山诸李的宗主,但这支李氏先后繁衍了五百余年,分支遍布附近各县,能听他号令的也只有近亲。

  商定了各种细节后,李楷父子三人就在义军官吏的陪同下,带着随从去乐平郡、井陉县上挑田产。

  义军的头头脑脑则围在大将军身前,开始规划下一步的大动向。

  俊李矩率先提议,“大哥,我已派人在平阳郡招募了不少闲汉,不如先派人在平阳起事,如此便能堵死太原郡与南边司州的联络。”

  平阳郡在汾水河畔,算是正儿八经的大郡。

  他这个提议相当激进,在平阳郡一带起事,太原盆地将会落入四面皆敌的态势,西面是羌胡,北面是拓跋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