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1章 本将军心存仁爱_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商量,一来大族们也能有点心理安慰,二来也不用义军掏钱养军队,等大族们发现佃人耕种所得养不了多少私兵后,便会自行裁撤。

  哪朝哪代大族们都能养的起打手,按如今士族私兵的披甲率来说,这些私兵和持刀打手差不了多少。

  这些条件显然已经超出了李晃等人的预料,这位士族子弟心生抵触,但很快消失不见,不知为何,一见到这位同姓大将军,他就感到无比的安全。

  那种因为担忧战乱导致家破人亡的焦虑就消失不见。

  作为父亲的代表,李晃虽然不用能做主,但具体细节还是要深入了解,“敢问大将军,这些张氏族人也是一样的官府正户?以后也一体纳税一体服役?”

  李昊早就猜到了他要问这个问题,不然李晃等人为什么巴巴的跑到井陉矿区来。

  “对,只不过他们没地,这一两年是交不了粮税,本将军心存仁爱,许其挖矿以代赋税。”

  这是大将军对挖矿之事的解释,为了招揽到李楷这一大家子,大将军还特地申明了义军对战兵、将领的分地政策。

  “凡是加入义军的战兵,每人分地三十亩,许佃农耕种。伍长、什长等每升一级,多封五亩。斩首一级加封十亩,或授爵一级。先登夺旗等战功另有银钱丝绢布匹等的奖赏。”

  分地是维持义军将士核心凝聚力的关键,三十亩地听着不多,但军功换地暂无上限,作战勇猛斩获较多之人便能快速获得土地、爵位。

  这个时代为了保证军队战斗力,也只能这样做了。

  司马家对兵卒的思路也差不多,晋廷中军兵卒的家属全都被移到洛阳附近,但因为大族侵田,中军兵卒家属到手的田地不算多。

  李晃对这个显然不感兴趣,他恭敬一拜后,请求道:“愚弟仰慕大将军风范,愿随大将军出战一次,求大将军恩准。”

  他老父亲命他大致了解义军的兵卒战力,这才是决定他家能否搬来的决定性因素。

  乱世之中,唯有强悍武力才有用。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