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4章 朕怎么就不能上战场了?_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战没有多少纰漏,火炮的使用甚至比北兵强的多,让唐军的攻城器械损失不少。

  双方打到午后,觉得进度缓慢的唐帝终于忍不住,命人将特制投石机推到城下,准备亲自登城作战。

  “陛下,这如何使得?国政全系于陛下,怎可舍身攻城。”

  “我唐军占据天时人和,湖广粮道又被我军从水路截断。即便攻城不克,也能拖死城内逆贼,陛下万万不可亲冒箭矢火器!”

  诸多文臣武将跪倒在龙辇前求情,新朝刚刚起步,除了内廷妃嫔与外戚,最不想皇帝陛下出事的人便是他们。

  李昊哈哈一笑,“朕怎么就不能上战场了?拿战斧来!”

  就他那几万生命值,一个人就能将南京城守军追着砍光,前提是他们不四处流窜。

  众多文臣武将见劝不住皇帝陛下,商议过后,便奏请调精兵爬梯子攻城,期望分散守军火力。

  显庆帝大手一挥同意了,皇帝亲自登城作战能极大的激发唐军士气,他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南京城。

  果不其然,身穿冕服的君父在阵前亮相后,不仅城头上的明军火炮发射的更频繁,唐军兵卒也沸腾起来,攻城节奏大大加快。

  等到手持双斧的唐帝冒着明军火炮从天而降,落在城头上后,相当多的明军兵卒惊得下巴都掉了。

  “难不成坊间传言全是真的?这李大帅能一人破城?”

  “我滴亲娘唉,这还打什么!”

  “快看,那边的弟兄们已经撒开脚丫子跑了。”

  明军兵卒意识到原先在城内流传的说法八成是真的后,士气直接降到底,再加上唐军精锐也陆续攻上城头,除去孝陵卫等少数军队,余下从西边调来的土客兵一个比一个溜得快。

  就算是投降,也得找个宽敞的地,免得在城头上被唐军误伤。

  身穿冕服的唐帝李昊一路追着数百名明兵下了城头,担心出事的部分唐军精锐护在皇帝陛下两侧与身后,这支唐军杀到了城内军营里,扛不住的明兵瞅准没有将军督战的好时机,齐刷刷跪下投降。

  “愿尊陛下为圣上。”

  “小民叩见君父!”

  “皇爷万岁万万岁!”

  各种叫法层出不穷,显庆帝命人收拢了这部分降兵。

  虽然朱常洵比较昏庸,但江南的财力实在太强,朱燮元、张鹤鸣等老臣办事还算靠谱,居然用募捐钱银的方式给调来防守的客兵发了几个月的饷,因此挡住了满饷的唐军整整一个上午。

  “传朕旨意,不得为难张鹤鸣、朱燮元这些老臣,能活捉尽量活捉。其余孝陵卫等好汉,也尽量劝降。将战死明兵的尸首聚拢在一起,修个好墓出来。”

  他也没心跟这些底层将士计较,趁早搞到朱常洵熬汤才是正理。

  城破之后便简单许多,朱燮元等老臣给客兵发的饷也不足以支撑客兵打巷战,因此入夜之前唐军就大致把控了南京城的各处城门。

  原福王朱常洵在早上就离开南京宫城,他们也知道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都跑不掉,因此混入了民间。

  唐军在几十万南京百姓里搜寻数天,才算是找到福王一家。

  吴王禅位给显庆帝,因此朱常洵的行为是板上钉钉的谋逆,所以南京城内的百姓都对显庆帝烹煮朱常洵的钧旨没有多少异议,甚至有不少人拍手称快。

  因为当年国本之争时福王母亲郑贵妃、福王本人都作了不少孽,朱常洵在河南又没干多少好事。

  唯一让李昊不满意的是,南京人娇贵惯了,居然不吃福王肉,显庆帝无奈,只得命人腌制了已经烹煮好的肉,送去西边的河南等地。

  南京这个南直隶中枢破了后,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府等地望风而降,毕竟这些城池都没有重兵驻守,而新朝又做足了禅让的礼仪,朱家也捞到了一个吴王、一个凤阳侯。

  等唐军快速接手南直隶后,浙江、湖广、江西、河南等地投降的一个比一个快,当地官员生怕投的迟一迟,新朝没有了自己位置。

  反倒是各地士绅死大明社稷,小股的造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这个情形和两百六十年前没有多大差别,那时也是蒙古军户跟着造反,汉人士绅守蒙元国土。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