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章 我只是想领个饷,你怎可污蔑我造反_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到,我们就合围辽兵营地。打不过不要紧,只要用火炮轰散了辽兵营地,毁掉他们的器械就算为国尽忠了。”

  这一年李大帅的战法早就传遍了蓟、宣、大等北方军镇,阎鸣泰深知毁掉了那种特制的抛石机,援军就能给城内的兵部、内阁交差。

  只要辽兵没有攻上城头,领兵文臣们就能糊弄过去。

  顶多之后被城内的达官显贵上疏弹劾,因为各路援兵没有保护好他们的田庄。

  阎鸣泰久经辽镇、蓟镇,他的提议考虑了蓟镇兵的战斗力,诸将对此表示认同,但有个小问题。

  谁来拖住李大帅?

  显然,按兵对兵、将对将的打法,就该是尤世威哥俩、吴自勉等地位较高的将领去缠住辽东骑兵和他们的李大帅。

  但阎鸣泰环顾一圈,发现居然没有一位猛将挺身而出请战李逆。

  “尤家哥俩,你二位乃榆林将门,当此国难之事,必不坠榆林尤氏之名。”

  尤家哥俩的老哥尤世功,在天启元年战死在了沈阳城下。

  提拔尤世功的蓟辽经略名为袁应泰,是陕西凤翔人,此时领军文臣为南直隶泸州人阎鸣泰,也是在大城下开战,对手也是辽东骑兵。

  尤世威等人都觉得意头不好,更何况李大帅名声在外,谁也不想硬着头碰上去。

  因此一言不发,连总督的眼神都不敢对视。

  其余吴自勉、宋伟等人地位稍低于尤家兄弟,更何况还有榆林侯家将门出身的侯世禄,轮不到他们冲到李大帅身前送死,也不发表意见。

  其余文臣如刘诏、王应豸,一个因为出身阉党而惶恐不安,一个弟弟投了辽兵,更不想乱出主意。

  军帐中的气氛变得相当诡异,似乎谁说话谁死。

  总督也没办法,要是逼急了这些领兵将领,他们带着家丁一溜,文官们不能领着缺粮少饷的营兵和辽兵硬桥硬马的做几场。

  “那就暂停此议。等孙大帅一到,或者城内另有军令再洽谈。”

  总督的这话一出,帐中诸将顿时松了口气,气氛为之一变,将军们热烈的讨论如何毁掉辽兵军营。

  ……

  午后申时,押着朱由检回军营的李帅需要面对很乱的一个摊子。

  “干爹不在的这几天里,京师派出了一位礼部尚书,说要给干爹加封王爵,名号定为永王,世镇辽东。”

  “但京师附近的营兵调动并没有停止,咱西面是阎鸣泰和五六个副总兵参将,他们的兵力大概有两万出头,算是蓟镇中西二协的精锐。

  东北方向是山海关来的援军,由老熟人孙承宗、袁崇焕领辖,总兵官好像是满桂满帅,兵力不知,起码有一万五千。西南方向是保定兵,由保定巡抚张凤翼领兵,大概有一万,他们贴着京师南城墙驻扎。咱先打哪一个?”

  尚可喜将附近的军情回禀给干爹。

  “永王?糊弄谁呢?两个月前要是封我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