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7章 也不是我想闹饷,这都是文官们逼的_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段时间,李昊准备让各路将士带着兵卒先去锦州,他趁这段时间带着一两千精锐骑兵追杀北边的鞑子。

  文官被刚来的总兵派人拿下的事情很快就在辽阳城内流传开来,与沈阳不同,此地本就是大明在辽东的抚帅驻地,汇聚的百姓也够多。

  也没人敢跟他唱反调,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诉苦。

  “那次评定攻克凤凰城的军功时,经略府派来的三品文官居然称大曹将军为功狗,这谁能忍得了?”

  “草料过于沉重,自辽西那边转运过来可相当不易,你们想好了办法吗?”

  就算追不上黄太吉,也要将这些八旗余孽赶到北边去,让开原、铁岭成为双方的战事缓冲地带。

  或许主帅的战绩太过耀眼,大小曹在山海关、宁远巡抚衙门等处的评价都不高。

  李昊没管他俩,挥手命兵卒带走。

  众将纷纷点头称是,他们中有不少人吆喝着让朝廷给大帅封侯。

  李昊大喝一声,命总兵府值守的兵卒进来,直接拿下两个文官和他们的亲随,关进监狱里去。

  后金蓄养的马群被前锋镇俘获了相当一部分,战马的规模早就破万,一百七十多万束也就够撑过两個月。

  李昊盘算了下各处战马的花销,发现囤积的草料也刚刚卡在一个界限上。

  毕自肃口气相当得意,草料是辽东官员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功劳。

  无事可干的百姓纷纷议论总兵官的行为,结合李大帅的民间风评与百姓对贪官墨吏的固有印象,民众们很快得出是辽东副使毕自肃、辽阳兵宪道台王廷试贪了军饷,甚至贪了不少朝廷赈灾的买粮银。

  “草料呢?辽南、沈阳附近大概有多少?”

  按理讲,广宁、义州一带三面被草原包围,又地广人稀,能打到的草料应该比辽阳附近多不少。

  除去在沈阳烧荒的带兵将领外,能到的将军、千总基本上都被李昊召集到了总兵府议事大堂。

  一束十五斤,一匹马每月吃三四十束草料,战马吃的更多,可达六十束。

  老王是个相当严肃的中年男人,把辽阳城经营的还算不错,李昊也就没有为难他。

  “大帅说的是,我这一个月两千四百两的饷银就没发全过。”

  “就是,我伯父一战擒住了七个五大营的大酋,可经略府的人说五大营原先就跟着咱打鞑子,此次入寇纯粹是李帅劫掠五大营丁口牲畜逼出来的,不给我伯父升官。”

  “我手下有不少都是降兵,抚台衙门和毕副使派来的胥吏根本不认这是营兵。以前还发单饷,如今连填肚子都得靠打马草,要不是李帅名头大,这群降兵早跑了。”

  毕自肃还没感受到前锋镇总兵语气的变化,他身边的王廷试面色猛然一变,细汗开始冒出。

  毕自肃这几个月忙的就是这些事,给辽东的粮饷都是经抚道三级官员层层监督,被贪污、漂没的不算太多。

  “李帅,这点我倒是能说上话。旅顺囤了六万石,海州囤了九万石,金州还有四五万石。保证前线将士是足够了。锦州广宁那边还有收成,辽地百姓可到辽西就食,等明年开春再回来。”

  这三处屯粮部分供应百姓,部分供应前线将士。

  事情发酵了三四天,各路将领带着辖下兵卒陆续赶到了辽阳城。

  功狗是刘邦对一些将军的称呼,虽然也用来形容将领作战勇猛,可略带贬义,指将领只能跟着主帅、军师的指挥谋划进攻,没有其他能力。

  “也不是我想闹饷,这都是他们逼的。你们自己说说,朝廷给咱的抚赏、官衔够吗?今年的辽饷可是正常征的,可给咱的辽饷怎么少了一大截?”

  辽民起码五十万人,一月十五万石保底支出,如果没有他带回来的朝鲜粮,目前辽南剩下的口粮只能撑一月有余。

  “一百七十万束以上,百姓家里还有未上缴的。这几个月种不了地,我就派胥吏发动百姓去各处割草,百姓每月上缴几束换取口粮。”

  统一了将官后,李昊发动各路兵卒,他汇聚了辽阳附近的大部分兵卒,直接将干儿子送给他的那个银冬瓜抱到了兵卒们面前。

  在两三万双眼睛的注视下,李昊开始总动员。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